“江源玉树”直本仓古村落博物馆:通天河畔的千年守望

新闻热点 2025-09-15 03:59:52 37

千年的江源玉树风掠过牛皮筏斑驳的纹路,将唐蕃古道的直本马蹄声揉进酥油茶的香气……这里是直本仓,一座横跨时光的仓古村落全球聚焦驿站,以木桨丈量过千年的博物山河,用家训镌刻着藏汉交融的馆通史诗。

直本仓坐落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海拔3000米的天河山坳间,面朝奔涌的千年通天河,背倚214国道,守望西望巍峨的江源玉树全球聚焦三江源纪念碑,东接三座不同时期的直本通天河大桥,这里是仓古村落唐蕃古道的咽喉,文成公主的博物驼铃曾在此回响,商贾与朝圣者的馆通足印在青石板上铭刻。

自唐宋以来,天河直本家族以“直本仓”为名,千年执掌通天河渡口,家族六代船工以牛皮筏为舟,载渡达官显贵、活佛僧侣、商旅百姓,祖训“公平公正、为民服务”如经幡高悬,活佛与乞丐皆可免费渡河,商队过境必赠粮草以谢。至20世纪中叶,直本仓船队鼎盛时拥有30余艘皮筏,成为玉树商贸命脉的守护者。

1951年夏,解放军的马蹄踏碎通天河的晨雾。直本·尼玛才仁将三位解放军将领迎入祖宅,牛皮筏载着使命顺流而下,将千匹战马送往西宁驻军。此后数年,空军部队、解放军千余人驻扎直本仓,家族以酥油灯照明、牛粪为薪,护送情报、救治伤员,屋内悬挂的红色语录与褪色的军被,无声诉说着军民共筑的“生命线”。

1963年,通天河大桥飞架南北,牛皮筏的挽歌终成绝响。但直本仓的故事并未落幕——祖宅内保存的渡河工具、红色文物,与三江源纪念碑、守桥民兵站共同构筑起一座“露天博物馆”。

2015年,高原民族团结模范连的官兵走进直本仓,与老船王直本·尼玛才仁并肩而立,快门定格了跨越时空的敬意。2019年,这座古宅被授予“红色文化教育基地”,年接待党员干部超600人次。游客抚摸着渡口石刻上的六字真言,聆听着“达日直哈驿站”的传说,在酥油灯与党旗辉映中触摸信仰的温度。

如今,直门达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,玉树州文联在此设立“文艺创作中心”,画家以牛皮筏为画,诗人以渡口为韵,藏式碉楼与214国道的车流构成时空叠影。

直本仓,是江源大地康巴文化的活态基因库,每一块木板都浸染着民族交融的史诗。这里的故事没有句点——如同三江源水奔涌不息,红色基因与文明长河,江源玉树许多个“直本仓”正以不同的角色、崭新的姿态,镌刻着高原文明的光芒,也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生机。



本文地址:http://mip.jkzaixian.com/html/709a9769831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大国工程在新疆丨这才是真·穿越!看乌尉高速如何改写新疆时空版图

贵州:培育文旅市场经营主体 改善入黔游客体验

戏曲舞台绽放文旅华彩

第十八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系列活动举行

【地评线】金羊网评:以制度刚性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化风成俗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