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增城泊位新政:价格杠杆下的城市治理精细化尝试|羊晚快评

新闻要闻 2025-09-15 05:45:40 7

文、广州杠杆图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

广州市增城区道路泊位收费新政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,增城治理首次划分“重点路段”与“非重点路段”、泊位时代瞭望设置43元单日封顶、新政下推行分时阶梯收费……这一系列变化迅速引发社会热议。价格精细这不仅是城市一项收费标准的调整,更是化尝城市治理从粗放式管理迈向精细化运营的一次重要实践。

政府有关部门表示,试羊新政的晚快核心目标是“通过价格杠杆提高泊位周转率”。从新政的广州杠杆条款来看,重点路段多位于医院、增城治理商圈等区域,泊位长期被少数车辆占用,新政下时代瞭望真正有急需的价格精细市民反而无位可停。阶梯计价和封顶机制相结合,城市既可抑制长期占用行为,又能控制停车成本。

这一政策设计明显倾向于满足短时停车需求,体现了“道路泊位属于公共资源,应优先保障公共性和流动性”的治理思路。

然而市民声音呈现分化。车主陈先生担心:“以后去增城医院看病,停车费可能翻倍,民生成本是否被忽略?”而上班族林女士则持支持态度:“学校周边经常被全天停放的车堵死,新政或许能释放更多空间。”这种争议恰恰反映了公共政策面临的永恒难题:效率与公平如何平衡?

值得注意的是,新政展现了鲜明的技术治理特征。通过“离场后半小时内再次停车合并计时”“新能源车优惠独立计算”等精细规则,试图堵住规则漏洞,体现政策制定水平的提升。

在采访中,多位专家指出,增城模式值得关注的不只是价格区分,更是其背后动态调整的思维。下一步建议建立路段“重点级别”定期评估机制,根据实际周转数据灵活调整分类,避免政策固化。

政策亦体现了鼓励绿色出行的导向。新能源汽车享受充电免费1小时、巡游出租车每日3次免费停车,这些措施与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相呼应,显示出政策制定的时代性。

但市民更大的期待在于:收费能否真正反哺于公共交通改善?有网友直言:“提高收费的同时,应同步公布该项收入的用途明细,用于建设停车场或优化公交,才能让市民信服。”

增城泊位新政的价值,不仅在于解决停车难问题,更在于探索公共资源使用分配的现代化方案。它提示我们:城市治理现代化既需要精准的政策工具,也需要透明的民意沟通和可持续的配套建设。唯有如此,价格杠杆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城市向前发展的温柔之手,而非冷冰冰的收费机器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mip.jkzaixian.com/html/791c93998269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“稳”字背后释放哪些深意?

创新药行业 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

西煤东运“大动脉”!大秦铁路货运量破九十亿吨

节后市场回暖 深圳楼市“小阳春”渐行渐近

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.1885 调升6个基点

友情链接